从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到大力实施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从“智能快办”到“全省通办”……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海南省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改革由点及面,一项项务实举措搭建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图为海南省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供图
“高效办成一件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在刚刚过去的幼升小报名季,海南省海口市的赵先生通过“海易办”平台为家里的二宝办理了入学申请。和几年前为大宝申请学位时的手忙脚乱相比,赵先生这次从容了许多,“根据系统提示授权使用数据,即可实现表格智能预填,材料一键提交。整个过程仅用时几分钟,再也不用经历顶着烈日线下报名、逐项填表、现场审核的不便。”
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集中在每年7月至8月,今年海南将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全部纳入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户籍、婚姻、社保等信息自动线上校验、关联比对和精准核查,条件完全符合的可实现当日办结。自6月底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已有约20万人通过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进行线上学位申请。
这项办进广大家长心坎里的改革,是海南聚焦便企利民,加快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个缩影。
据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副厅长符革介绍,海南以“三线五端六办”基础能力改革创新持续提升“一件事”的好办易办水平。“三线”即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五端”即政务服务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热线端;“六办”即集成办、跨域办、承诺办、免申办、信用办、智能办。
“一件事”背后的行政效能跃升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提出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
就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来说,海南在2021年就推出了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将新生儿出生后须办理的5个事项整合成出生“一件事”一次办。但这一版本的出生“一件事”还存在服务覆盖人群较少、流程相对复杂等短板。今年,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面升级,尤其是拓展了外省户籍、非婚生、单亲等办理场景,可覆盖全省99%的新生儿群体,使改革更加公平普惠。
在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组相关负责人看来,几年前的“一件事一次办”多为业务整合、局部提升,而现在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带来的是质的改变,“不仅要做好办事环节,还要提供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涵盖个人生活和企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改革‘颗粒度’更细,突出迭代创新、系统集成,旨在实现政务服务水平的整体跃升。”
随着办事流程“碎片化”、办理过程“折返跑”成为历史,为进一步卸下企业群众“指尖”之负,海南坚持在改革中“做减法”。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实现海南户籍零材料办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等多个纳入改革的事项实施“免申办”或“主动办”;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推行以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实现扫脸即办。
让“高效办成一件事”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海南也积极“做加法”,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实现政务服务扩面增效、增值服务多点开花。如水电气网视联合报装“一件事”拓展到个人、工商业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报装等场景;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实现575项一卡通应用。近一年来,除了13个重点“一件事”,海南还陆续整合优化、统筹实施了61个“一件事”主题服务,办件量超600万件。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当前,海南各级、各部门常态化举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会、调度会,就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做优做实集思广益,推动“一件事”向“一类事”扩展,政务服务向基层下沉。

图为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供图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海南将在投资、生活、安居、就业等高频服务领域,结合自贸港特色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并提供定制化服务,变“政府端菜”到“企业群众点菜”。
“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提出意见建议,我们不怕问题,有问题就有提升空间。”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