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御道游览线(景点介绍)
发布日期:2024-10-05 10:27 浏览次数:

东御道牌坊

  东御道牌坊位于泰山东溪的起始处,为三孔牌坊,背西面东,中间主孔宽3米,高3.3米,两侧副孔宽1.7米,高2.2米,牌坊总高约6.5米米,总宽月8.6米。基座长10米,宽6.6米,2003年至2005年,上梨园村民于金山等集资在这条通道的起始处建“泰山东御道坊”。该牌坊遵循汉制,以东为尊,寓紫气东来之意,为汉武帝登封泰山的御道。

  牌坊由巨石砌成,古朴庄重。正面坊额刻有“泰山东御道”五个字,象征着皇帝东巡时经过此处前往泰山的御道。牌坊的设计寓意殷墟千年古都与泰山圣地相结合,展示了古人尊崇神圣山川的崇敬之情。

青阳堂

  青阳堂位于泰山东御道未央湖畔,长方形8柱亭,四边长14米、宽12.9米、高8.85米,为四角攒尖顶。亭额书“青阳堂”,两侧有抱柱联,上联曰“东岳霞光照胜地”,下联曰“九天云气映斯亭”。

  据记载,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年)下令在泰山下筑明堂,明堂四面无墙壁,上覆以茅草屋顶,四周引环形水道包围,如今明堂早已废毁,只有遗址供人凭吊。“汉武帝在泰山脚下建的明堂有五间,最东边的叫青阳,因此就借用了‘青阳’的名字,在未央湖旁建起了青阳堂。

汉阙广场

  此地仿照汉代汉阙型制,建设石阙一对,为泰山东御道景区进山入口标志。一对石阙均为正面宽2.56米,侧面宽1.6米,高4.03米,为2023年建设。

  汉阙门是东御道登山线路上的一处标志性建筑。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曾八次到泰山封禅,也是继秦始皇之后第二位到泰山封禅的帝王。汉武帝刘彻选择泰山东麓骑马登山,是因为东方有“紫气东来”之意,取“东为首”“气东升”,国家昌盛之意,又兼地势平缓易于攀登。因此将此登山之路称为“东御道”。汉阙门是明显的汉代制式建筑,其建筑特点是阙身和阙顶都刻有汉代风格的图案和纹饰。汉阙门前大石上刻有“汉御古道”四个字,采用了汉印的形式,散发出浓厚的大汉气息。

甘泉榭

  甘泉榭是一座阁楼式建筑,为2023年建设,8面型8柱亭,亭额书“甘泉榭”,正面有抱柱联,上联曰“山溪莞尔频迎客”,下联曰“御道悠然可达天”。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四周绿树环绕,环境清幽。因此处临近甘泉瀑,上溯岱顶肝化泉,有红石似肝,泉水甘甜清洌。汉代曾建有甘泉宫,汉代扬雄曾作《甘泉赋》,山榭因此而得名为甘泉榭。

启天亭

  启天亭是一座阁楼式建筑,边长3.9米,高4.7米,为四角攒尖顶。亭额书“启天亭”,正面有抱柱联,上联曰“博览山中趣”,下联曰“通明世外天”。此亭2003年建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四周绿树环绕,环境清幽。

未央湖

  未央湖位于泰山东麓上梨园村,其名字来源于西汉未央宫。据传,汉代有未央宫,宫前有未央池,此处因此得名未央湖。湖对面是高耸的山峰,层峦叠嶂,湖水清澈,倒映着群山。东御道山谷河床上散落着形态大小不一的石头,堆积错落,流水潺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