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出炉,榜上都有谁?
发布日期:2023-02-17 16:09 浏览次数:

2月14日,“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2022年度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路演”活动在杭州精彩开幕,以下是路演活动结果:

图片

浙江营商环境凭何走在全国前列?十大最佳实践案例为你揭晓答案!


抓经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今年全国各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中便可管中窥豹。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而浙江省则强调,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让浙江成为营商环境最优省。此外,杭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和芜湖市等城市也先后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动员等方面。不难看出,在各地第一大会中牢牢占据“C位”的营商环境,将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作用。

那么,当下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才是企业所需、民众所需、城市所需?营商环境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通过“擂台比武”的方式,选举出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用以复制推广当地营商环境领域的创新发展,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

最佳实践案例花落谁家


2月14日,“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2022年度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路演”活动在杭州精彩开幕,来自各地各部门的30个优秀案例代表对各自案例进行展示,打响了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的“擂台赛”。记者在现场看到,参选案例包括柔性监管、数字化改革、招才引智、融资、司法拍卖、货运拥堵、涉企遗产处置等十多个领域。

“现在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虚假注册登记,使得‘被法人’、‘被股东‘的情况屡有发生。同时,少数商事登记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存在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乱收费等不良行为。”来自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商事登记中介管理不规范问题,杭州打造了“杭州市数字赋能优化商事登记中介服务管理机制”,并首创“制度重塑+数字赋能”模式优化商事登记中介服务管理,构建“共治+数智+信用”管理体系,提升商事登记中介服务行业治理效能。

湖州的“周三恳谈会”案例在现场收获了阵阵掌声。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湖州市创新方式,常态开展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高效闭环破解企业难题。据悉,“周三恳谈会”自2022年6月份启动以来,已召开恳谈会26期201场,参会企业家1576位,收集交办问题2229个,满意率98.75%,并针对共性问题由点及面,推动出台40余项助企纾困政策。

作为全球小商品市场,义乌市聚焦国际贸易领域,成功打造“国贸风险预警处置平台 筑牢国际贸易“防火墙”。该案例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市场为切入点,搭建“国贸风险预警处置平台”,成功预防处置了240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累计挽回损失6.156亿元。

人才环境是营商环境的一大核心,为了解决技工人员成长不畅、保障不足,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和留工难需求,杭州钱塘区打造“钱塘技工”应用,全面激发技工潜能,已实现新增技能人才8586人、高技能人才4033人。

经过一个下午的现场演示、评委打分,最终评选出浙江省创新实施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为企业减负、湖州市创建“周三恳谈会”机制常态化精准助企解难题等10个“2022年度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

“2022年以来,我省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了一大批切口小、频次高、贴地气、带动强、易推广的优秀案例。”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案例以小切口牵引大场景,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切实提升营商环境精细化治理水平,充分展现浙江营商“微改革”特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微改革”汇聚“大变革”来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方能助力浙江乘势而上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据悉,浙江将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并选择部分地市、县(市、区)开展营商“微改革”试点。


高位统筹营商环境领跑全国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市场主体就更活跃、发展信心和预期也就更好。截至2022年8月底,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达906.48万户,同比增长7.3%,这意味着,每7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创业者。一直以来,民营大省浙江的营商环境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一期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浙江标杆指标数量也居国内首位。全国工商联“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中,浙江获得营商环境满意度总得分第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统筹协调各类要素的全方位保障。在政策体系完善方面,浙江连续出台了《浙江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 N”便利化行动方案(2.0版)》《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6日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创业扶持、创新推动、市场开拓、财税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保障。浙江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竞争优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坚持立法先行,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开创了警方对企协同服务、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知识产权审判运行机制、“共享法庭”、法律顾问服务进网格等创新工作机制,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外,浙江从优化市场准入准营机制、提升营商办事便利化水平、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强化服务与监管效能等方面明确了多项改革举措。比如,持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政府数字化转型”“证照分离”“股权转让”等,利用浙江数字化优势,上线营商环境集成应用,全国首创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形成了营商环境改革的浓厚氛围。

“今年,我省将全面部署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营商‘微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打响我省营商环境“‘无时不在、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金名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道。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浙江定下明确目标,2022至2023年,打造一批综合性与单项指标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4至2025年,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更成熟、定型,基本建成改革探索领跑省、市场机制最活省、营商环境最优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