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9004951838803/-00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泰山管委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景区中心工作,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效。全力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年内接待进山游客251万人,恢复到2019年的60.11%;实现门票总收入2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49.88%;泰山索道安全运送游客242万人次、收入2.42亿元,均恢复到2019年的62%;景区客运安全运送游客367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61.37%,收入1.15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7亿元、同比增长3.25 %,增幅位列全市第四。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位列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营收同比增长20.9%、位列全市第一,区县级税收同比增加10.21%,位列全市第一,创景区历史最好水平。
一是持续夯实安全生态基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最严管控措施,实现辖区零确诊、零疑似、零感染。全面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总要求,设立岱顶秩序维护工作专班,升级网络预约售票系统,强化瞬时游客量管控,入选中国预约旅游便利度十强景区,获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颁发的抗击疫情特别贡献奖。“天眼护山”火情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建成,实现泰山重点林区火情第一时间自动探测、自动报警、自动定位,连续32年无较大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显著,国家林草局向全国推广泰山精准防控经验。争取上级资金1427万元,实施竹林寺、后石坞、碧霞祠等修缮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获310万元空气质量考核奖励,新增野生鸟类13种、总数达到346种。完成68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排污许可登记管理和发证工作,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按时销号。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执法,立案查处各领域案件180起、罚没款95.9万元,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3处2182.91平方米,3处违建别墅全部处置到位,查处非法盗采山石案2起、盗采砂石案3起,封停山泉水取水点8处。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四进”,完成普照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和有序开放。实施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双清”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社会治理“六大工程”成效显著。
二是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立12个重点建设项目,专班推进、挂图作战、插旗考核。红门广场建设和虎山公园改造提升、引水上山污水下山、泰安不夜城人防工程及岱庙南门广场改造、智慧泰山、泰山·金谷、文物古建保护提升、钟秀山庄养老中心、桃花源游客中心、迎胜居委会城中村改造、农村道路“三通”建设等10个项目完成插旗考核,泰山森林防火安全和泰山区域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景区范围内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与山东慧商集团深度合作,引进外资1706万美元;投资1.38亿元参股青岛康隆投资合伙企业,实现营收3.4亿元,上缴税金1873万元。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审减资金2135.68万元。
三是全力攻坚旅游品质提升。开展旅游品质提升攻坚年行动,实施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四大专项整治,投资600余万元,实施软硬件提升项目21类45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春洁活动”“创城行动”“环境攻坚战”等活动,完成25个3A级旅游公厕改造提升,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餐饮服务质量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整改食品经营业户800余家。开展“放心消费在泰山”创建,推行“一码通”和“无理由退货”,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编制《泰山景区员工行为规范》《泰山景区游客中心内部设施完善及服务规范》,提供统一服务范本。受理咨询、求助、12345转办等27万余起,妥善处置涉景区的社会关注事件101次,办结率均达100%。
四是创新实施强势宣传营销。开展央视《直播黄河泰山篇》《坐着高铁看中国 泰安篇》等直播、录播活动26次,各级各类媒体累计发布正面报道3600余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5条、央视其他栏目53条、山东新闻联播20条、泰安新闻92条。完成《泰山“挑山工”》《挑山者》《我的青春在哪里》《走近泰山挑山工》等电影拍摄,开通《泰山金曲》《泰山故事会》广播栏目,举办“泰山大峡谷·山水大画廊”摄影比赛,位居全国55家世界遗产新媒体传播力榜单第二名。“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采用52件、省平台采用397件,在各县市区、功能区排名第一。完成《走向世界》专刊组稿,《泰山故事》丛书发行,《泰山文库》完成《泰山美韵》等3部专著出版,《挑山工》入选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与美团开展线上合作,推动票务系统全面升级,并将数据流量转化为3000万元现金收入和2000万元市场营销服务。发行“济泰同城 畅游泰山”优惠年卡,策划举办“新疆农产品进泰山”“海峡两岸·情重泰山”等主题活动。实施名泉工程,完成改造提升14处、列入改造提升计划30处,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肯定性批示。泰山被省文旅厅列入山东“六好”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名录。
五是加快推动景乡统筹发展。聚力脱贫攻坚,对20个省、市级贫困村挂牌督战、集中攻坚;投资795万元展开光伏发电、温室大棚等35个扶贫产业项目,对已建成的144个扶贫产业项目加强运营管理,累计收益508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521人;为1089户、2089人购买扶贫特惠保险,理赔1310人次、58.8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市级验收,下港村通过美丽乡村省级验收;投资3100余万元,超额完成饮水安全两年攻坚任务;投资747万元,完成水库移民扶持资金项目;泰山板栗种植区入选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下港镇荣获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艾洼村、曹家庄村纳入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名录,曹家庄村被列为国家首批十大地质文化村。落实退役军人优惠政策,发放优抚资金740万元。为全省民兵森林防火规范化集训提供观摩现场,南天门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国家重点推介典型。全年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700余万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六是不断增强党建引领能力。推进“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改革,顺利完成机关、集团、保护类单位三轮岗位竞聘,机关15个局室和有关单位重组为8个部和纪工委监工委、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累计调整404人。健全旅游集团组织架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景区客运公司荣膺2020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先进单位。开展“二次创业”行动,到原山、五台山等景区考察学习,形成高质量学习考察报告38篇,实施创业项目216个,实现收益3246万元,签订协议63个,注册引进企业123家。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健全完善议事决策、容错纠错、绩效考核等制度107项。开辟螭霖溪至龙湾新时代党员教育实践路线,培训省内外党员2120人次。调整村党支部书记8名,储备后备人才232名,完成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和“三资”清理验收,新办合作社2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5万元,3年未发展党员村全部清零。承办全国职工书屋现场观摩会,景区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受理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216件,处置问题线索130件,立案审查42件,向市纪委移送2件,党纪政务处分37人,组织处理181人次,挽回经济损失41.2万元。培树国家级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6名;省级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