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泰安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12-01 16:04 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加强考古学科和考古能力建设,充分挖掘、提升泰山独有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更好的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把泰山打造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全国性的示范亮点,擦亮泰山文旅发展金字招牌。2020年11月19日-11月21日,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与市文物局、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泰安举办,故宫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泰山学院等多家高校专家学者80余人应邀参加这次会议,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刘延常、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局长苏雪峰、泰山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共收到论文48篇,现场发言代表34人。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文化古往今来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极其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持久的、深刻的凝聚和支撑作用,有着积极的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具有深厚的考古挖掘和研究价值, 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的主题发言概括全面、深入浅出,从时间、空间、不同区域、不同视角下全面阐述了泰山崇拜和泰山文明的起源,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亮点颇多:新资料新观点多,既有周明堂考古勘探、西城子村考古发掘等考古新资料,也有泰山封禅文献新考证,还有民俗文化研究等;会议提交论文多,质量水平高,很多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并且有的已经成稿;参会人员多,从高校、科研单位,到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到文博系统都有代表参与会议;会议组织有序,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泰山学院积极参与,从会议组织、人员服务等各方面都精心谋划,体现了单位新风貌,也树立了新形象。

与会代表立足泰山周边区域(以泰山为中心包括大汶河流域、古代济水中游为主的地理单元),对古代泰山文明、泰安区域文化、泰山文化等进行探讨交流,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具体考证,既有文献研究,也有考古实证。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王青教授、江林昌教授分别从“泰山崇拜”、大汶口文化图腾意义、泰山地理文化变迁等方面对泰山文化进行了阐述。

会上,济南、泰安等地方文物部门汇报了当地史前至汉代文化遗存基本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了大汶口遗址发掘的收获及相关区域调查情况;济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了20年来济南城市考古从史前至汉代的考古成果,从考古学视野对研究古代泰山文明、泰山区域文化和泰山封禅文化等方面提供众多实物资料。

山东大学燕生东教授和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刘延常分别作学术总结和会议总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