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 打造卓越供电营商环境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2-05-27 09:13 浏览次数:

国网泰安供电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坚持“企业感受第一评价,群众满意第一标准”,顺应电力体制改革方向,服务黄河战略、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大局,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从办电到用电全周期服务需求,以更高质量“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为抓手,将供电服务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全力打造服务链条全畅通、需求响应更迅速的“宜商三电”供电服务新模式,为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做强支撑。

一、聚焦“用上电”,畅通“三个链条”,全力确保“办电极简、结果高效”

加强多方协同,精益内部管理,最大限度简化办电流程,推动优质工业企业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

一是畅通政企协同链条,加快推广业务“无证明”办理。深化电子证照信息共享应用,将“刷脸办”“零证办”拓展至过户、减容等变更类业务,新实现“高压客户新装增容”“退预收电费”等6项业务“无证明”办理。公司班子带头包保服务13个产业链项目及241个省市重点项目,与四大国资平台建立横向对接机制,预编供电方案58项、送电54项,全部做到“先于项目开工、早于需求送电”。

二是畅通内部管理链条,以“链长制”汇聚全专业服务合力。聚焦全市13条产业链,建立项目用电全流程“专业链长制”,每周汇总项目进展,每日协调解决电网接入受限等问题。针对疫情防控紧急用电需要,奋战19天完成6个方舱医院、12个隔离点配套电网送电任务。针对国泰大成快投产需求,创新打造预制仓式变电站,预计供电工程建设周期至少缩短两个月。今年计划投资电网建设7.16亿元,已投产安临110千伏送出等电网工程37项,超前满足肥城西部、新泰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三是畅通业扩全流程管控链条,办电进度全部“物流式”展示。通过“网上国网”等线上渠道,主动推送节点信息,实现办电全流程进度可观、时限可控。打造山口“检储配”物资一体化基地,全量储备、动态补充工程物资。加强带电、停电接火计划管控,紧急工程“当日申请、次日批复”,最大限度缩短接电时间,提升客户获得电力体验。今年以来,办电满意度保持100%。

二、聚焦“用好电”,推动“三个变化”,实现服务“先于所需、高于所期”

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大力推动服务手段多元化,确保12345热线回访满意率保持100%。

一是聚焦客户需求,用心推动服务精致化。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四进送服务”大走访,实行“走访+回访”“问需+保供”,精准掌握热点服务需求。对电炒茶、电气化大棚等客户,主动提供节能改造、断电报警等服务。对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推广应用“关爱码”,依据日电量波动,主动判断生活状态,及时提醒监护人进行核查,全力降低意外发生风险。

二是拓展客户需求,主动探索服务增值化。汇集电网状态、客户用能等多类信息,建成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精准分析全市行业、大客户用电情况。根据客户用能特征,主动提供账单解读、能源托管、预防试验、设备代维等“一条龙”服务。打造新能源服务中心,“一站式”满足客户综合能源、电动汽车等服务需求。在济广高速东平服务区搭建全省首个电动汽车应急充电仓,有力破解假期高速充电排队难题。

三是引领客户需求,创新实现服务特色化。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创新打造高新区全周期服务、泰山景区智慧供电、东平湖环湖品质服务等“获得电力”示范区,推出“入驻即送电”“全电化景区”“电力爱心超市”等一系列特色举措。

三、聚焦“不停电”,提升“三项能力”,以“全感知”电网服务“零感知”用电

全力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倾力打造更智能电网,主动服务低碳转型,保障全市客户平稳用能。

一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提升电网感知能力。加强无人机巡检、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配网感知与自愈能力,配电线路故障停运率全省最低。建成泰山区核心区、泰山景区等4个“预安排客户零停电”示范区,开展不停电作业711次,减少停电5.54万时户,不停电作业化率居全省前列。

二是聚焦重要客户安全用电,加快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针对煤矿等54户重要客户、水库闸口等36户防汛重要客户,汇集电源路径、发电车接入点等12类信息,编制《供电服务保障手册》,为应急处置提供详实第一手资料。严把重要客户新增入网关,加强供电电源、自备应急电源审核,开展重要客户季度用电检查,切实从源头提升安全用电水平。

三是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加快提升供需调节能力。全力推动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落地,全省率先完成直流工程可研属地支撑任务。围绕“储能之都”建设目标,积极配合做好肥城2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高质量推进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电源建设。配合市能源局等7部门下发全市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全省率先明确“整体备案”“储能配置”管理要求,为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