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创机制 强支撑 化风险 为实体经济打造融资担保坚实保障
发布日期:2022-01-13 10:09 浏览次数:

为发挥好融资担保功能,泰安市创造泰安融资担保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合规运营、风险可控”,把全市融资担保业打造成强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到10月底,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为6210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融资性担保余额182.1亿元,融资性担保规模居全省第2位。


      一是整合资源,夯实融资担保实力。通过国资和财政出资,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集中力量打造全市融资担保行业“龙头”,突出壮大国有融资机构的担保实力,持续在做强做优做大上下实功夫。国有融资性担保机构已成为市政府支持企业、掌控金融、调控经济和“破圈断链”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强大抓手。目前,全市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1.9亿元。国有或国有控股的6家,注册资本49.9亿元。


      二是“破圈断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强力增信功能,超前在发展中化解企业重大流动性风险,助力企业浴火重生。坚持市场化运作,对有可能遇到重大流动性风险、极易引发风险蔓延的大型重点企业,由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提前介入,变更担保主体,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债权债务转移、资产抵押、股权质押、国有资产反担保、并购基金、银行授信、资产收购、政策支持等措施,直接割断担保链条,近年来,已割断50多家企业直接互保联保风险60多亿元。


      三是错位发展,分层打造融资担保体系。突出大型融资担保主战场作用,以国资为依托,集中壮大市级融资担保公司;以财政为依托,集中壮大弘泽融资担保公司。主要为大中型、创新型重点企业提供市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同时在“破圈断链”中的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发挥中小融资担保补充作用,其余国有和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以及与省农担合作的县级机构,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分散、快捷、轻型、小额融资担保服务。目前,已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余额98.8亿元。


      四是优势互补,建立银担企合作共赢大格局。泰安市引导银行、融资担保机构与企业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管、合作互信”的信用合作体系,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保险之间新型风险分担合作关系,政策指导下,通过政银担企对接会、联席会、协调会、路演会等多种有效方式,搭建对接桥梁,建立互信机制,夯实互信基础,目前市级融资担保已初步构建起涵盖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等在内的信用体系。


      五是创新模式,服务领域“全维度”延伸。泰安市在坚守融资性担保主业的同时,在符合上级监管规定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展“投担联动”下的融资担保新功能,强化对全市中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担保支持,拓展民营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做实做宽做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为应急转贷纾困基金提供担保。


      六是防范风险,构建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泰安市始终坚持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与监管“双轮驱动”,确保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没有因融资担保产生“衍生”风险。优化公司治理,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健全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公司,其中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更加优化,形成了有效互相制约。强化内控管理,督促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从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风险计量、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溢出、风险处置等方面全流程、全覆盖管理,极大增强风控能力。引入第三方评估,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融资担保机构的合规经营、业务运作、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审计,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加强监管,建立全市融资担保行业风险排查预警监测机制,对出现风险苗头特别是担保代偿接近红线、保证金管理不规范、担保集中度过高、利用为其他企业担保而自身使用贷款等特重大问题,第一时间约谈董事长,限定时限彻底整改,堵塞所有漏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