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头的语言书写文明 ——袁明英谈泰山石刻
发布日期:2021-07-02 10:25 浏览次数:

什么样的介质能让一段文明久远流传?是竹简,纸张,还是硬盘?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把字刻在石头上,或许是一种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保存信息最长久的方式。孔子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正是通过镌刻在泰山上的文字,我们得以窥见上古时期帝王封禅的遗迹。

文字镌刻记忆,书法传承精神。一座独一无二的石刻艺术宝库,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馆,一座被冠以“书法名山”之名的山,泰山山脉以6000余处石刻为世人呈现了一部中国书法史。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遗踪,真草篆隶行诸种书体,风格各异的祭文、诗词、歌咏……莫不能于泰山上寻得。是怎样的积淀使得泰山将如此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尽揽于怀中?文明的火种何以传承?作为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泰山石刻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明密码?

没有哪座山能与泰山相比

“从远古到现在,人类进步的脚步,都能在泰山上反映出踪迹,之所以如此,应归功于泰山石刻。”在《泰山石刻》序言中,季羡林这样描述泰山石刻的重要价值:“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文字记载的泰山文化,客观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碑碣石刻、画像石刻、摩崖石刻……无论是在泰山之巅,还是在峰回路转之处,只要登上泰山,目之所及,便有石刻,便能看到那些穿透了时间的封锁而凝固于此的文字。从年轻时就常常活跃于泰山之上,在一次次的擦肩而过或驻足停留间,泰山石刻在袁明英心中种下了种子。十几年后,一个人,一扁担,两摞书,袁明英挑着七十余斤重的《泰山石刻》手稿资料乘火车、汽车辗转前往北京,为出版《泰山石刻》做准备。“许多散落在泰山的石刻处在风吹雨淋之中,如果不加以系统化的梳理,进行抢救性的保护,现存的石刻也会逐步消失。意识到泰山石刻保护传承的意义重大,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把记录石刻、传承泰山文化的使命完成。”这是袁明英研究泰山石刻的初衷。在袁明英看来,泰山就是一个书法博物馆,世界上哪一座山都不能和泰山相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泰山石刻。

将泰山石刻进行普查式的全面研究,并非易事。单是普查、记录就需花费几年的时光。凡有石刻必亲至,袁明英在险岩密林中穿梭,甚至几次差点搭上性命。十年磨一剑,现存的泰山及其余脉6300余处石刻终于收录在《泰山石刻》一书中。誊抄、记录碑文亦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在泰山留下石刻的都不是简单人物。碑文都是文言文,都有政治历史价值,有些文字很晦涩,有些碑文我不敢轻易标点。”在日复一日与石刻相伴中,袁明英对泰山文化的认识亦越来越深刻:“泰山文化积淀深厚,比齐文化、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泰山文化不是区域文化,也不是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泰山文化滥觞于远古,是中华文化的启明星,历代帝王多以封禅泰山为毕生要务。”

每一座石刻都有几个必要因素,袁明英以碑为例,“碑的高度、宽度、厚度,碑上多少行,满行多少字,字径是多大,题额是谁,书丹是谁,撰文是谁,碑的主要要素得有。”谈到泰山石刻的特点,用季羡林先生的话说,就是:“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连续,也是绝无仅有的。”袁明英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第一,从统计的数量看,没有哪座山有如此之多的石刻。第二,从形制上看,大小悬殊。形制巨大的代表有《纪泰山铭》,乾隆咏《咏朝阳洞》诗等;形制很小的代表如“巴掌碑”。大者字阔如斗,气势恢弘,小者字微如蝇,工巧玲珑。第三,从历史悠久和年代连续看,从秦朝至今,各朝各代没有空白。第四,泰山石刻种类繁多。碣、碑、墓志、摩崖、造像记、经幢、石阙、画像石、石柱、石亭、桥梁样样都有,可谓露天的石刻博物馆。第五,泰山石刻的文体齐全。第六,泰山石刻的书体俱全。第七,帝王的石刻之多,是别的山所没有的。第八,纪事碑。《岱岳观纪事碑》题刻时间,前后达454年,为泰山现存各碑中时间跨度最长的碑,迄唐显庆六年(661年)至北宋政和甲午年(1114年)。第九,书法大家众多。第十,泰山石刻密度大。

无论是泰山极顶上气势雄浑的“五岳独尊”,还是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象征风月无边的“䖝二”,千百年来都在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泰山石刻对游客的吸引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恰好体现出泰山石刻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书法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民俗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诸多价值。”袁明英说。

泰山书法造就了书法中的泰山

“泰山石刻是一部厚重的书法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以至当代,漫漫两千多年历史,历代都不乏名垂青史之法书……泰山石刻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受秦《泰山刻石》,汉《张迁碑》《衡方碑》,北齐泰山《金刚经》之影响,在中国书法史上,成就了灿若星汉的众多书法家。泰山书法,造就了书法中的泰山。”袁明英的《泰山石刻》一书将泰山石刻之于书法的意义阐述得清晰明了。

2007年,泰山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了“中国书法名山”的称号。考察团成员在多次到泰山考察的过程中,被泰山上现存数量庞大的石刻所征服。当时适逢袁明英的《泰山石刻》出版不久,鉴于这部书系统阐述了泰山石刻的源流与发展、现貌与保护、种类与内容,图文并茂地反映了泰山石刻的诸多价值,进一步印证了泰山这座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的价值与意义。

泰山自古以来受到代代先民的崇拜和历代王朝的推崇,每一时代的书体面貌和历史痕迹在泰山上皆有迹可循。“泰山石刻囊括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在此可以纵览中国书法史。”袁明英说。秦《泰山刻石》是泰山也是中国正史记载并有实物、拓片的最早刻石,以其政治地位、文字地位、书法艺术地位之显要,被历代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奉为圭臬。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刻”的碑刻为秦相李斯所写,尚存九字,是秦王朝“书同文”的实证。李斯小篆在汉字演化史上承前启后,对后世隶、楷诸书体有较大影响。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宋《大观圣作之碑》亦处于泰山岱庙。此碑是“瘦金体”代表作,其特点在于:“点画瘦劲冲融,粗细殆无变化。细细审视,每一个字都有其一二纵笔作全字的主笔。”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之称的经石峪摩崖《金刚经》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经之一。其书体在楷隶之间,偶有篆意草情,古拙朴茂,静谧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正如《泰山石刻》的题签者欧阳中石先生所说:“泰山上的字都是文化元素的代表。”

与石刻面对面探求泰山中蕴藏的书法奥秘

泰山石刻为世人呈现了一座书法艺术大观园,每个字都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积淀。然而却因分布于泰山上下,露天而立,泰山石刻常年遭受风雨剥蚀,自然风化十分严重。

《史记·补三皇本纪》载:“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对此,袁明英深表惋惜:“据史料记载,他们来封禅的时候,都留了石刻,为什么现在看不到?都磨没了,当时也没记录下来。汉武帝来封禅泰山的次数也不少,留的石刻都风化了。”如今,汉武帝、汉光武帝在岱顶所立之石,早已不知去向;汉《衡方碑》,原刻铭文815字,现已磨灭53字;唐欧阳询书《房彦谦碑》,原刻铭文2174字,今碑中下部铭文被人为凿毁394字……

在普查泰山石刻期间,袁明英就发现很多石刻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已经残缺不全,甚至消失不见。如九女山清代官员赵国麟的墓地,有一处赵国麟祖父的墓碑,袁明英第一次考察时墓碑还在,保存也基本完好;第二次去的时候墓碑却断成了两截;三年之后甚至已杳然无踪了。反观当下,也许几百年之后,《泰山石刻》书中的很多石刻也会从泰山上消失。

从远古时期到封建王朝,再到当下,历代先祖流传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有着骤然消失的风险。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石刻传承好、运用好。近年来,国家对于书法教育愈加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座天然的书法展览馆,我们能从泰山中汲取到怎样的滋养?

成长于泰山脚下的袁明英自幼好读书,爱书法,真草隶篆融汇贯通,走过了一条扎实的碑帖磨砺之路。他对汉隶诸碑、张迁碑、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都曾多次临摹,甚至打造了一幅缩小版的《纪泰山铭》挂在客厅中,时时瞻仰。这是袁明英找专业机构将自己所拍摄的多张照片融汇在一起制成的,只此一幅。也许正是对于泰山石刻中蕴藏的书法奥秘的渴求,支撑他几年如一日地完成枯燥的石刻记录、誊抄工作。

“我的书法都是来源于这些碑刻,好的碑刻都得摹一遍,就加深印象了。我现在真草隶篆都能写,最擅长的是行书和隶书,隶书比较得心应手,摹《张迁碑》摹了一段时间,从这个碑走出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汉隶书法。”袁明英的书法笔墨雄浑,他将自己从政、研究、生活的诸多细节感触,一并融入书法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书体。谈到如何从泰山石刻中汲取书法精髓,袁明英介绍了其多年经验:“书法价值比较高的石刻,不用看碑,拓片更为直观,碑上看不出书法特征,拓片比较明显。拓片会比石刻本身的字迹要清晰,便于辨认,而且拓片可移动,会更方便学生学习。”退休以后,袁明英在研究、书写之余,也会到学校给学生讲讲泰山石刻与书法。“泰山石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书法教育的发展都非常重要。石刻上镌刻的文字历朝历代皆有,书体的发展史、书法的艺术美、各朝代的社会政治风貌在石刻上都有体现。通过学习这些石刻,能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书法水平。尤其是研学游的方式,让学生与石刻面对面,有助于临摹、观摩、研究,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数千处石刻长久地矗立在泰山的各个角落,默默坚守着属于各个时代的传承使命。透过这座贯通古今的圣山,我们可以领略到秦皇汉武之风,亦可与诗圣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更可从中探寻历代书法名家的书写奥秘。也许,正因它的精神高度,才吸引了历代先贤汇集于此。泰山上挑山工的身影不可或缺,而对于这个崭新的时代,泰山文化、泰山精神的“挑山工”更是必不可少的。泰山石刻承载的不只是文字经典,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