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听见,最后的挑山工
发布日期:2021-12-28 09:16 浏览次数:

听见世界,听见生活,听见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巍巍泰山,在很多人心中是名扬天下的风景,但对于做了33年挑山工的王荣泉而言,这里是他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用脚步丈量、用全身的力气去工作的地方,这里有他的青春和汗水,也有他的梦想和歌声。四十年前,泰山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山上的一砖一瓦都得靠挑山工肩上的扁担。如今,完全需要这样的人力工作越来越少了,王荣泉和他的十几位同事成了最后一批挑山工。他们是泰山上最令人难忘的劳动者,泰山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场所,更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家。

“步步稳,担担重,欲速则不达”

挑山工王荣泉正在搬货

早上7点半,山东泰山中天门储货场,身材瘦小的王荣泉正和队友们把货车上的货物卸到称重区。货物都是山上经营部门急需的生活物品,50岁的王荣泉领到自己的挑山订单后开始熟练地打包。

王荣泉把货品绑在扁担上

挑山33年,王荣泉手里的扁担已经是新换的第6根了。和其他挑山工“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一攀到顶”不同,身材瘦小的王荣泉有自己的挑山经:走累了就歇,劳逸结合。

中天门货场距离上山的盘道有很长一段距离,为了节省时间,挑山工们都要走一段不规整的山路。在王荣泉看来,挑山和骑自行车一样讲究技巧。骑车时手掌握方向,眼睛看前面的路,脚得瞪着车轮;同样,挑山也要做到肩膀、腰部、腿部一起用力。“步步稳,担担重,欲速则不达”,王荣泉至今牢记着老挑山工当年的教导。

王荣泉登山

从中天门到碧霞祠,上山的路逐渐陡峭,身边的游客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王荣泉仍然健步如飞,百斤的货物在他的肩头仿佛神奇般地轻省了许多。

王荣泉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17岁时太瘦弱,重的农活干不了,沉的东西拿不动。一听泰山需要挑山工,他装上煎饼和咸菜,把铺盖卷往自行车后一放,一路从泰安骑到了泰山脚下。当时接待他的老队长赵平江看王荣泉那么单薄瘦小,并不想留他。王荣泉恳求让他试试,赵平江没想到,他这一试,不仅挑起担子上了山,还一挑就是33年。

起步时的王荣泉也没有想到,挑山工最难的不是作为新手的第一天,真正的考验是从第二天开始。第一天只挑了两次,王荣泉的肩膀就磨破了皮,淌出了血。老挑山工告诉王荣泉,上泰山可不能像在家里担东西一样,一路到底不换肩。学换肩,是挑山工的第一课。

王荣泉中途休息

五松亭是王荣泉挑山途中第一次歇脚的地方,再启程,就是十八盘。虽然路程只有800米,1633个台阶,却需要耗费一个半小时才能登顶。作家冯骥才在《挑山工》里写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王荣泉说,到了雨雪天,特别是大雪天,这种折尺形的登山路线也会被修改成直线。

2013年冯骥才先生到泰山探访挑山工

“这里只有前进的步伐,没有后退的道路”

泰山上零下30摄氏度的时候,王荣泉也挑担上山送过货,他说山上的人不管什么天气都需要有人能送货上山,既然做了挑山工,就要牢记“为人不应差,应差不自在。只要应了差,就要把活圆满地干好。”

不管天多冷,不管路多远,确保肩上的货完好无损,在每一名挑山工心里都是顶顶重要的事。20世纪80年代,泰山正起步搞建设,挑山工挑得最多的是建筑材料,如今,他们肩上挑得更多的是生活用品。一天负重登山几万步,王荣泉感慨,属脚上的鞋子消耗最多,平均一个月一双。

穿过龙门,再往上攀登,就是台阶更陡的十八盘。“这里只有前进的步伐,没有后退的道路。”即使在泰山挑山30多年,王荣泉依然对十八盘充满敬畏,每次走到这里都要放缓脚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走到通往碧霞祠的近路时,王荣泉又停下了担子,这也是上山的最后一次休息。这时,和他一同出发的挑山工有的已经完成订单,轻松下山了。看着他们的身影,王荣泉感叹,自从得了坐骨神经痛,他就听从医生的建议,每次上山多歇一两回,不敢再赶速度了。

王荣泉登山遇到被风吹倒的松柏

走了两个半小时,碧霞祠终于近在眼前。到达目的地以后,卸货,过秤,如往常一样,王荣泉挑来的货物和上山时单子上标注的重量相差不到一斤。收货的谢师傅在单据上签完字,王荣泉这趟送货的工作就算结束了。这一趟,王荣泉可以领到117块钱。

“泰山是我们挑山工的第二个家”

两年前,当地政府让挑山工人搬出窝棚,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宿舍。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都能喝杯热水、吃口热饭。

挑山工们的新厨房

来回四个半小时,王荣泉错过了午饭,回到宿舍,他开始到厨房热早上准备好的饭菜。两个馒头,一碗粥,一份炒南瓜,加上一些花生米,是王荣泉的午餐加晚餐。挑山工晚上大都住在宿舍,王荣泉的消遣方式就是写歌。三四年间,他已经陆陆续续写了五首歌。

王荣泉50岁了,他经历了泰山挑山工最繁华的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泰山中天门一共有过9个挑山队,300多人的队伍,是那个年代泰山的一道风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泰山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老队长赵平江回忆,当时上山没有索道,一砖一瓦都得靠挑山工肩上的扁担。挑山工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像蚂蚁搬家、燕子垒窝一样,冒着严寒酷暑,滴着咸咸的汗水,把建设所需的材料一点点搬上了山。

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只有时代的职业。泰山后山有了索道,挑山工的营生严重萎缩,和王荣泉同行的泰山挑山工只剩下14个人。老队长赵平江也想过招人,但这份重体力活,今天已经很难让年轻人动心了。他忍不住叹息,如果年纪大得不能再干,又招不到新人,王荣泉他们可能就是泰山最后的挑山工了。

王荣泉不愿意去想还能当挑山工多少年,陪着泰山走过了33个春秋,于他而言,这里有过他的青春,他的快乐和痛苦,他的孤独,还有他的歌。泰山在很多人的心里是名扬天下的风景,在他心里,却是温暖的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