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大津口乡以“群众参与、群众推动、群众受益”为主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群众思想信念教育的新平台载体,着力引领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思想引领 让阵地立起来
努力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按照上级要求,设置多功能活动室、培训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健身室和文体广场等活动场所,投资20余万元配置健身器材、电脑、图书、乐器、棋牌等设施。安排专人管理维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室每周至少开放5天,重要节假日全天开放。一年来,利用培训教室开展法律法规、科技、文化、劳动技能培训10期,开展太极拳培训2期,做到设施完善、活动经常,满足了全乡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需求。二是指导全乡9个村全部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党员教育、科技普及、移风易俗教育、文明创建、普法教育、国学讲堂、健身娱乐、疫情防控、创城、扶贫、环境治理、森林防火、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326次。
坚持需求导向 让活动实起来
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创城”为契机,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志愿者参与创城,为创城出谋划策,组织捡拾白色垃圾、规范公共秩序、纠正违章停车、劝导文明经营等志愿服务活动36次,参与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志愿服务活动7次,参与策划设置乡村主要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村规民约专栏、公民道德宣传栏、好人榜、阅报栏、固定标语、美丽乡村彩绘等志愿服务活动5次。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幸福大津口微信公众号”、“善行义举”四德榜等网络平台的综合教育作用,弘扬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三是助力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高全乡群众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结合沙岭村“泰山挑山工”博物馆建设,加大“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时代新风宣传,参与“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6次。四是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各村建起红白理事会,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了婚丧嫁娶办理程序,限定办事规模,避免铺张浪费。文明实践志愿者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对各种陈规陋习进行规劝、制止,推进村民自治,倡树文明新风。
坚持文化推动 让乡村乐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一是坚持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工作。针对新时代特点和群众需求,精心选择优秀影片,全年共放映故事片、戏曲片、科教片312场。二是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主办,在全乡九个村开展“戏曲进乡村”“广场舞大赛”等巡演活动,聘请泰安市青松艺术团、泰安市立元文化艺术团30余名戏曲艺术家送戏到村,每村连续巡演两场,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在看戏中领会党的政策、体会党的关怀,在欣赏戏曲的同时提高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三是推广普及二十四式太极拳,全乡9个村均建起太极拳队伍,习练人数达300余人。
坚持守正创新 让载体活起来
大津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弘扬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长效运行机制,丰富实践活动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四德”好人,倡树“人人做好人,好人有好报”,不仅仅在形式上“活”起来,还要让队伍“活”起来,努力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局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创作顺口溜、三句半、小品等文艺作品,讴歌本乡涌现出的先摸人物典型事例;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大白话,深入浅出的解读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等重点内容;乡机关领导干部到基层社会组织,都立足自身职责,参与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雷锋、树新风”等志愿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津口乡落细、落实、落地生根,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